2025-04-15
桥面摊铺是桥梁工程的关键环节,其施工质量直接影响行车舒适性和桥梁耐久性。平整度与压实度是核心指标,需通过精细化施工与严格管理确保达标。
一、平整度控制
平整度是衡量桥面行车舒适性的直接指标。高速公路桥面要求3米直尺检测空隙≤3mm,施工中需采取以下措施:
1. 设备校准:摊铺前调整熨平板仰角,确保初始摊铺厚度与设计一致,避免波浪形缺陷。
2. 连续匀速摊铺:速度控制在1~3米/分钟,避免停机导致接缝不平。履带式摊铺机更适合大跨桥面,稳定性优于轮胎式。
3. 智能调控:采用激光或超声波传感器实时监测铺装层标高,自动调节熨平板高度,减少人为误差。
二、压实度控制
压实度不足会导致桥面渗水、车辙等问题。沥青层压实度需≥96%(马歇尔标准),关键控制点包括:
1. 温度管理:沥青混合料到场温度不低于150℃,初压温度>140℃,终压温度>90℃。钢桥面施工需采用高粘改性沥青,提高抗剪强度。
2. 碾压工艺:遵循“紧跟、慢压、高频、低幅”原则,初压用双钢轮压路机(静压1~2遍),复压用轮胎压路机(4~6遍),终压消除轮迹。
3. 厚度匹配:摊铺厚度偏差控制在±5mm内,过薄易压碎骨料,过厚易导致压实不均。
三、常见问题防治
1. 离析:优化螺旋布料器转速,混合料卸料时减少落差。
2. 裂纹:低温环境下缩短碾压时间,必要时覆盖保温篷布。
桥面摊铺质量依赖设备精度、工艺规范及全程监控。施工方需结合《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》(JTG/T 3650-2020)要求,从混合料生产、摊铺到压实层层把关,确保桥面服役性能达标。
上一条: 桥面摊铺施工常见问题及应对措施
下一条: 桥面摊铺施工难点与特殊工况应对